在古代占星术中,"从财格"是一种特定的命盘配置,指的是一个人的出生星图中的大部分行星都落在了代表财富和资源的第二个宫位或第八个宫位。这种格局被认为可能预示着此人一生会与金钱有着紧密的联系,或者对物质财富有强烈的追求。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对宇宙认识的深入,现代科学对于这类古老概念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早期科学家如伽利略和开普勒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的天体活动,为人类提供了关于太阳系运作的新视角,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天文学理论和占星术信仰。虽然这些早期的天文发现并没有直接挑战占星学的基本原理,但它们确实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质疑占星术的可信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启蒙运动进一步推动了理性的思考和对迷信观念的批判。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包括康德、休谟和达尔文等,都对占星术提出了批评。他们主张理性思考和实证主义,强调只有基于观察和实验的证据才能得出可靠的知识。
到了20世纪,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兴起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对占星术的态度。心理分析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人类行为的框架,他认为人类的性格和行为受到无意识动机的驱动,而不是由遥远的星星所控制。同样地,行为主义的倡导者约翰·华生则强调了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而非天生特质。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统计方法和大规模研究项目,试图检验占星术的各种预测是否准确。例如,一项著名的研究是由心理学家加里·斯盖拉(Gary Schwartz)进行的,他试图证明星座与人的性格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他的研究发现并不支持这一假设,相反,研究表明人们的性格更多地受到文化、教育和个人经验的影响,而不是他们的出生日期和时间。
今天,大多数科学家普遍持怀疑态度,不接受占星术作为一种科学现象。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研究者探索了占星术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认知偏差和非随机选择效应方面。这些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并且在回顾过去时往往会找到证据来证实自己的信念——这是一种被称为“后见之明偏见”的现象。因此,即使某些占星术描述似乎符合某个人的生活经历,这可能只是一种巧合,或者是由于记忆偏差的误导。
总的来说,现代科学对于从财格人命运悲惨的看法经历了从最初的广泛接受到逐渐质疑再到今天的普遍不信任的过程。尽管如此,占星术作为一种文化和娱乐形式仍然拥有大量的追随者,许多人继续从中寻找灵感和指导。然而,在严谨的学术界,占星术通常被视为伪科学,其预测和解释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